今天看到这篇文章:
现在家家都努力供应孩子考大学,全民鸡娃,不管什么家庭都在拼命地让孩子考大学。。。
这是为什么?我想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一,传统思想的影响。从过去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后来大学生被誉为“象牙塔”内的”天之娇子”,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深刻影响着人们,导致大多数人把考上大学当成孩子成功成才的一个途径。
二,物质生活的提高,让人们有钱有闲来关注孩子的学习,把更多的家庭资源投注到孩子身上,从小就把上大学当成成功的唯一目标!
三、社会的唯学历论。找什么工作都要学历,学历成了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好多单位盲目的提高学历要求,什么职位都要求专科、本科,甚至一个前台接待都要本科学历,造成严重的学历浪费。
...
这是表面原因,其实还有深层的原因。
那就是社会分层严重,待遇不公平,而且没有福利保障造成的,只有考上大学,有个正式工作、才能生活体面,稳定,脱离底层。。。才能有五险一金,甚至进体制,还有双轨制高人一等的福利。
否则只有做低级的工作,自己交社保,医保,风吹日晒,没有退休金,生活很不稳定。。。甚至只能从事底层的服务与劳动。。。
这是根源!
所以,现在家长都焦虑,因为他们看不到希望,但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做底层,都想做人上人。。。所以,只有拼命抓住考大学这一条路!
...
为什么外国没有那么多人拼命上大学,因为人家福利保障到位,医疗养老等,人们即使不用上大学也能有个安稳的生活。
而且各种工作,差距并不大,就象蓝领也能有很好的收入,也能活得很体面。甚至清洁工也是高收入,还能提前退休。
我们呢,清洁工是最底层,干最脏最累的活,拿最低的收入,而且福利保障是最低的...
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做清洁工,都想着上大学有个好工作么,脱离最底层。
甚至好多人拿清洁工做反面教材,激励孩子努力考大学。
我早就说过:什么时候清洁工能比银行职员的工资高,那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人鸡娃考大学了。
...
有人也许会说,那样待遇都一样了,没有竞争,社会怎么进步,怎么出人才?
但我想说,真正的人才不是竞争出来的,是按兴趣发展出来的!
现在的大学只是培养庸才设计的,培养的只是社会的螺丝钉,打工者!
真正的人才一定不是全面发展的,全面发展的未必是人才。大部分人才可能都是偏科的,只在某一个领域出类拔萃。
让所有人参加一个考试来决定是不是人才,肯定会漏掉大把的人才,
有人说过:让杨振宁李政道,甚至是爱因斯坦,来参加高考,他们也未必能考上好大学。
...
反过来说,从恢复高考也四十多年了,我们大学教出了什么人才。。。
别的大学不说,就说中国最好的清华、北大出来什么人才了!
人家日本一年一个诺贝尔奖,我们呢,有一个么?
还不都是些功利主义,精致利已的人。
别说莫言、屠呦呦,那也不是通过现在的高考和大学出来的。。。。
更深一点,现在的人都被物化了,金钱至上,哪有什么理想和追求,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结婚买房子,生娃再考大学已经是最大的追求了。
这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至于产生的原因和根源就更复杂了,这里就不探讨了!
...
多说一点:
但现在鸡娃上大学后,又能怎么样。。。
现在的大学早就贬值了,早就不是以前的大学了。
以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指读书能做官,现在呢,有几个能当官的,虽然有大学文凭可以考公。
到后来考大学能包分配,进国企,甚至进政府部门,是实实在在的铁饭碗,金饭碗。。。
现在呢,大学出来谁管你,掏完你的学费,谁管你有没有工作。
甚至大学生还没有民工挣的多,导致大学生心理不平衡。
不是有一个段子么:3000块钱招不到一个民工,却能招大把的大学生!
而且造成各种工作内卷,什么样职位都要本科,甚至研究生,博士生,其实根本就是浪费!
...
90年代初大学录取率是22%,现在80%多,大学疯狂扩招,只要交钱就有学上,导致教学质量也严重下降。
但大学生的概念还在那,个个把自己当人才,但实际上能力可能严重不足,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
所以,好多人甚至在家啃老甚至躺着,或者加入送外卖,跑滴滴,还是出卖劳动赚钱。
也有好多延迟就业,考研考博。。。但是,不考虑成本吗?
全部上完得二十七八了,大好的青春和最好的精力浪费在学校里!出来也工资也高不到哪去,指望买房结婚,也是杯水车薪!
其实,这条路性价比很低的。
后面有时间,再详细说大学为什么并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Tag: 中国教育 中国大学 大学无用论 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