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文玩
阿开 2024-10-30 4 0 0 0 0
收藏,小时候家中很穷,却好看小人书。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连环画,是那年父母去赶铁山庙会,给我捎的包。《山乡巨变》和《西厢记》,晚上激动的放到枕头下才睡着觉。为了儿时的记忆,曾专门买了一张王叔晖先生的《西厢记》画…

小时候家中很穷,却好看小人书。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连环画,是那年父母去赶铁山庙会,给我捎的包。《山乡巨变》和《西厢记》,晚上激动的放到枕头下才睡着觉。为了儿时的记忆,曾专门买了一张王叔晖先生的《西厢记》画稿收藏留念。到小学毕业时,已收藏了几百本连环画。柏庄寨唱戏,去摆小人书摊,看一本五分钱,一天最多还挣过两块钱,那可是人生第一桶金。

中学开始收藏邮票和古钱币,这些都是兴趣,是无意识收藏。参加工作后,加入了钱币协会。协会设在钢小陈元刚老师的办公室,轧钢厂的陆岳璋是会长,当时我是年龄最小的会员,后来陈元刚老师去世后,协会基本就解散了。参加协会后,和钱友交流,感觉自己像文盲一样。就找了一本《中国通史》,重新学习一遍,对历史和古钱币有了大致理解。后来专门买了一本《历代古钱图说》,这是马定祥先生的大著,也是研究古钱币的入门工具书。从此养成自己的收藏习惯,不了解的就买书查资料。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对邮票和钱币的收藏慢慢就少了。

唯一没有中断的收藏是藏书,从小人书到藏书,上中学后有了自己的藏书,参加工作时,已有了几百本书。读书藏书是今生最大的爱好,藏书也成了我的最大收藏。也有幸入选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现在在舞钢用一套一百三十平方的房子藏书,大约有五、六万册。郑州的书已快全部运回舞钢,北京还有几万册。

藏书基本上以文学、文史地方志、书画艺术、宗教、姓氏民俗、戏曲、酒文化、茶文化等为主。

多年前在郑州工作,离古玩城比较近。收藏爱好,一下子找到淘宝的地方,没事就到古玩城。古玩城包罗万千,开始买一些感兴趣的小东西,后来只要对上眼就买。东西越买越多,又不停的买书研究。好像自己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球通。说起来啥都知道,实际上是半瓶子晃当,啥都知道点,啥都不精。

地方志收了近千本,八九十年代河南修的志书基本收齐了。老酒瓶收藏上千个,还有一些老酒。字画收了上千张,名人信札也上千封,文献、拓片、年画、剪纸乱七八糟啥都有。

为了自己的爱好买书看书藏书,成了生活的常态。又不停的读书学习充实自己,没事就拿起笔写点豆腐块文章,写写丢丢,剩下的还有几十万字。这两年在整理明朝河南藩王的资料,让自己从杂家,向专家靠拢。

喜欢收藏,就逼着自己学习。收藏品不论真假,买回来就查资料研究。乐此不疲,不论真假,花钱不多,给自己找个乐子。真假都无所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那年在北京认识了杨庚新先生,杨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参与创办《中国美术报》。退休后几乎每周都到潘家园,说是补课,何也?搞了一辈子理论,缺少实践,所以老了还要回头学习补课。他说他们这代学者,理论可以,但理论和实践不能结合。老一代大家启功、王世襄等那辈人,从小东安市场、琉璃厂的古玩店里逛,还有老北京到处的地摊,又有家族的收藏。并且那时还可以,近距离到故宫看到珍品,真真假假,见多识广,是我辈学人缺少的。为了补课,北京冬天天寒地冻,夏天骄阳似火,还要奔波在潘家园,这种精神是让我们敬仰和学习的。

认识王今栋老先生是通过无束斋主人。王先生夫妇都是中央美院毕业,刘开渠先生的弟子,毕业后一起分配到河南。王先生在文化厅搞美术,后来搞文物鉴定。老先生鉴定了一辈子文物,却不收藏文物。一年到黄山旅游,在一小饭店吃饭,见饭店的盘子里有一汝瓷盘子,老先生鉴定是宋代汝瓷,给老板说这是宋朝汝瓷,是国宝,赶快收起来。老板还不相信,说这是家中老辈子留下来没啥用,就拿到饭店当盘子用,若收起来盘子就不够用了。在老先生的坚持下,老板才不情愿的收起来。后经多位专家鉴定是北宋汝瓷,国宝级文物被博物馆收藏。问他为何不自己买下收藏?文物是国家的,必须由国家收藏。王老说他们这代文物工作者,心中都是这种理念。那年在潘家园的旧书摊上,发现一件周总理用铅笔批示的文件。马上告诉摊主,这是总理批示的文件,是文物要交给国家。后经有关部门鉴定,确实是总理亲笔批示的文件。文物工作者不能收藏文物,这是王老那代人的执著和信念,也是对文物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对于今天的文物工作者是否依然有效呢?不知刘岩派的鉴定专家看到此会有何感想?

王老也有收藏爱好,都是民间的东西,老皮影、民俗品。退休后回到北京,在北京专门搞过几次老皮影展览。王老通过自己的收藏对文化研究,先后写作了《今栋美术论集》、《随缘拾艺》、《傩的秘密》等书。

王老退休前曾任河南群艺馆长,河南美协副主席,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创作了很多大型雕塑作品。王老对山水画有自己的独到研究,著有《山水画笔记》,《王今栋山水画》。那年和河南美术馆馆长化建国谈起王老,王老的山水画在河南美术馆进行过展出。他把河南的山水溶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用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王老独有的山水画风格。时光如梭,如今一晃王老离开我们近十年了。

写这些老先生是想告诉大家什么是收藏?收藏收藏,顾名思义,买回来藏起来。有眼光,有时间的沉淀,一切文物艺术品都会升值,这是要在收藏品是真的前提下。而作为普通人,又有几人确保自己的藏品是真的?有人会说专家也不敢百分百保证,的确如此。这就需要收藏爱好者,要少买多看,多读书多请教,尽量专题收藏。随着理论实践的提高,边藏边学,边学边藏,就会从门外汉变成内行甚至专家,这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交流和个人天赋。现代人收藏只关心藏品的价格,而不知从中学到的知识才是无价之宝。

历朝历代的收藏家,都是为了保存历史文化,让子孙后代学习并传承。今天的收藏只谈钱,被一些利益集团引导骗钱坑人。不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学习传扬历史文化。只为钱,你的收藏又有什么用?留给子孙后代又有何用?如果子孙后代不学习,不懂的历史文化,早晚也会把你的收藏,当垃圾卖掉,成为古玩圈的又一个笑谈。文中谈到的饭店老板,把国宝当盘子用。若不是碰到王先生,也许服务员或客人一个失手打碎,早已扔掉。他的先辈不知花了多少血汗钱,偷偷珍藏的国宝,就这样差点被无知的后人毁去。总理的批示当废纸卖,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

前天煜惠老弟写了一幅对联让我看,写得非常好,内容抄录给大家: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

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先生家训:

黄金非宝书为宝

万事皆空善不空

......

两幅对联异曲同妙,让人们明白一个道理。收藏的真假不重要,价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收藏是让子孙后代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积德行善的家风,子孙后代才会兴旺发达,这才是收藏的真正意义。

乙亥年九月廿七日于北京虚静廛


马作栋 舞水书院 2024年10月30日


Tag: 收藏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古董文玩]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