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子信仰崩塌的那一刻开始。
中国人不是一开始就得买房的,虽然我们都想有个家。
住宅商品化其实也不过就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上一辈子很多人的发展路径都是,执着于在农村买块地盖座大房子,去城里讨生活的话,就租个房子,结婚也是租。
当然有些人早点去城里,单位好一些的还管分房这回事,反正就是没有一定得买房。
你甚至不用回去问爸妈,这事自古以来根本就不是传统,也不是什么必选项。
《围城》里面,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也是租房。鲁迅、冰心也租房,是真的穷么?鲁迅先生就不穷,在北京还买过院子呢,就算后来在上海很宽裕了,也一直过着租房的生活。
就拿人人都熟悉的白居易、苏轼,实际上也是到了天命之年才买的房。
从什么时候起
我们对未来生活所有的想象,都来自于买房这回事。
那时候你在家,或者逢年过节回老家,或者下班回家,不管哪个家,父母谈的都是别人的家事,三句不离,“XX谁又买房了”。“谁家父母很有实力,帮助孩子结婚还包办了婚房。”之类的故事。
你出门遛弯,上班搭个公车,随便都是那种,巨幅海报贴满整台车或者各种站台,上面都是“XX核心地段,给你在这个城市安家的一个理由”……巴拉巴拉之类买房广告,今天刚需房的广告,过几天就换了个豪宅的广告。
别以为豪宅广告不投这种户外,那时候的地产商是很豪横的,整个城市的户外都给你包下来。
还不够,电视、LED大屏、报纸、新闻等,能整的都给整上了。要的就是无孔不入,要的就是你越向往,你就越想要。
精神控制肉体,欲望指挥行动,买它!买它!买它!
围绕着,但凡是个人都能想到的一切需求都被狠狠挖掘出来。“什么你要忍受别人三分的嫉妒,七分的眼光”“追求生活品质,缔造完美人生”“住在太阳生起的地方”等等类似的广告语,层出不穷。
你甚至看的不是现房,而是期房,就是一张好看精美的图片就能撩拨你豪掷百万。
用美好生活来控制你的预期,引导你的消费。仿佛所有人的人生真的如海报而言,住上房子就是幸福的终点,拥有一套豪宅就直抵成功之巅。
那时候压根不会明白什么叫做自我预期管理这回事?活得很迷茫。人云亦云,说买房才有安全感,说买房才意味着下半生幸福,说买房孩子才能赢在起跑线。
那就掏空钱包上车吧,一个不够再来一个,实在不行就六个。
对房子的需求,不是面子、就是社交货币、不然就是学区价值、或者投资价值、世俗眼光,
真正的居住属性却被挤在后面。很多人都忘了,房子一开始只是为了居住而已。
直到时代的大刀
狠狠地割了所有买房人的信仰,也趁机叫醒了无数浑浑噩噩,昏昏欲睡的人。
很多人才开始意识到欲望跟现实之间的鸿沟究竟有多大。你不禁也才如梦初醒,为何买了房却并没有所谓的那么幸福呢?
说好的增值呢?怎么房子越买还缩水呢?到底是为自己打工还是在为银行打工?
说好的心安呢?结果就是更不安,是自己幸福而不自知,还是根本在购买一个不属于自己,能力之外的幸福幻想呢?
很多人实际上是买不起房的,但是非得给自己一个理由,拉爆杠杆,当泡沫开始挤压之后,才醒悟当初匆忙上车,根本是在为自己的焦虑、不安以及没有自知之明在买单。
不是说买房是错的,而是明明买不了房,明明知道房子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属性极强的商品,非得给它增加了无数的重量。今年买,明年涨XX%;买了房就能结婚;买了房孩子就可能考上985的自我欲望,那又如何幸福呢?
只有痛苦,只有预期不断落空,不断失望,不断自我内耗的痛苦。
你看的只有现实给你甩脸子,却看不到现实在提前给你上这一课。
没有人能回去
也没必要回去。该醒醒了,时代的这一刀如此之狠,真实经历是很痛的。
经历也踏踏实实地在告诉你,人不能活在一种错配的欲望中。能力之内,做自我够得上的选择;能力之外,衡量好能承担的代价。
郑钦文的父亲卖房,孤注一掷,每年三百万地培养孩子,有没有想过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肯定有。但是如今女儿成功,很多人觉得这叫做付出有了收获。
这不一定的,很多努力不一定有收获。所以不是让你盯着人家成功,而是看到人家做选择的逻辑。
这个选择就是,做任何消费,任何事,都不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所谓的群体炫耀、不是为了所谓别人奉承、也不是为了别人怎么看待你。
而是你能为每一次选择承担多大的代价,兜里的钱没了,但是目光该投入自己的生活了。
有些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这是一个要里子的时代,别总看过去人家赚了多少钱,看看未来还能赚什么钱吧。
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Tag: 中国房地产 中国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