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活”近几年在日本悄然兴起,意为“为临终做准备的各项活动”。人认识到自己将会死亡,为了迎接人生的尽头而进行各种准备,向死而生。
“死亡”是很多人都觉得忌讳的话题,不愿意触及。人们创造了很多词汇去避讳,如“人走了”,“往生了”,“仙逝”等等。小孩子问及此,大人会说去世的人去了遥远的地方了,中年人谈及生死觉得人生还很长,老年人之间会觉得这个话题不吉利,总觉那是“百年之后”的事。
正因为对“死亡”的避讳,造成了很多猝不及防的告别,甚至是身患重病者的家人也都没有做好准备,身后事的整理也让家人面临巨大的工作量。
于是在精神和身体都很好的状态下,安排好自己的“终活”在日本渐渐兴起。
“不如就在今年的贺年卡上写上我的讣闻吧。”69岁的砂田知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
在一次例行体检中,他被诊断出胃癌晚期,只剩下大约半年的寿命。在病魔的折磨下,短短三个月内他瘦了15公斤,原本饱满的圆脸像被戳了小洞的气球,逐渐干瘪下来。褐色的斑点爬满了他的双鬓,皱纹则越发明显。
在得知自己临近死亡后,砂田知昭立马开始规划死亡之前的生活。担任导演的女儿砂田麻美则举起摄像机,将父亲最后的日子拍成了纪录片——《临终笔记》。
“梳理人生、分配遗产、准备葬礼和墓地”,是终活的三项主要内容。
本着 “互相体谅”的首要原则,让自己的死亡给家人带来的困扰降到最低,是不少日本老人在面对死亡时优先考虑的问题。被死神宣告生命期限后,不少老人会立即投身终活,拟定遗言、拍遗照、设计葬礼的环节与规模、购入墓地。而对于孑然一身的老人而言,提前安排好身后事则显得更为重要。
...
此外,“断舍离”也是人们进行终活的一个重要原则。65岁的北村健近两年开始使用排除法对家中的物品进行整理。功能性一致或相似的物品只保留最喜欢的一件,同一个场景或活动的照片则只保留一到两张。至于书籍,除了印象深刻的几本,一年内没有读过的全都可以处理掉。
书写“终活笔记”是终活很关键的部分。在终活笔记中,人们会仔细写下临终前的计划,将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姓名、生日、血型、户籍、银行账号、兴趣爱好等写上,有的还会记下遗言、财产分配等郑重的内容。
在这些基本信息之外,终活笔记中还有有人情味的部分,是老人们悄悄写下的心里话,其中有对亲人的不舍、有对自己的鼓舞,更有决心在临终前达成的愿望。终活虽然是为死亡而准备的活动,但焦点其实是“活着的当下”。整理自己的前半生,明确在剩下的日子中一定要做的事情,不留遗憾地死去,才是终活的终极意义。
...
向死而生之旅,有的老人还列下了临终前必须做的十件事情,包括造访神父、筹备告别式、与母亲旅行、受洗,以及第一次对妻子说“我爱你”等等。
直面死亡深渊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骤失人生方向。投入到终活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不安,因死亡而来的痛苦、孤独逐渐被冲淡,随之取代的是将余生安排妥帖,进而逐渐褪去对浮华人生的追求,思考当下自己生活真正最具意义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只有生病的老人需要考虑“终活”的问题吗?年轻人亦然。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无常”哪一个先到来,我们时时反省一下,如果明天就是“无常”你今天还会这样过吗?你是否留下了一大堆无意义的物品需要身边人处理,你是否会留下很多无意义的关系没有理顺?你是否安排好了你的财产?最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把足够的爱给了亲人和朋友?
“向死而生”是为了让我们生的每一天、每个当下都有意义,让我们从物质和精神上都不断地清减行囊,去伪存真,轻装上阵,让生活真正地“活起来”。
Tag: 死亡 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