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鬼神烧纸钱到底有没有用?超度中焚化的纸钱和元宝,是亡魂自己带走
烧纸这种现象,在地球上各民族文明和各宗教文化中,可以说是中国独有,亦是道教独有。
烧纸在道教则有着更特殊的意义。道教的教义有“阴阳五行”的义理,万事万物都囊括归纳于其中,互相影响,产生复杂的运动和转化关系。而纸钱则浓缩蕴含了这种义理。
传统的纸钱,多以黄色白色为主,有些加上锡箔,就有了金的属性。
而纸钱多为竹叶等或者其他农作物纤维所制,则具有了木的属性。
造纸,必不可少的是需要用水来做纸浆,其中则有水的属性。
烧纸必然要用火,烧完后剩下的纸灰则属土。
纸钱未烧之前是实物,属“阳”烧完后部分化为无有则属“阴”。
烧纸的烟灰飞向虚空,散归大地。则是从“有”还“无”。
可见,烧纸中就包含了“阴阳五行”的转化。
再加上,纸展开平面上的字与画,可以承载无穷的信息。
所以,在道教中,很多法术需要焚化符咒文疏,其基本原理即是借助自然中的这种五行运化过程,来感应天地人物。调动宇宙的力量。高明的修道之人,用焚化一张符作媒介,就可以产生种种神奇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力的灵验。正所谓“假我之有,以感通寂然不动之无也”。
而用焚化纸钱来祭祀鬼魂,一定程度上亦是同理,人们焚化纸钱时,对之祈愿、祝祷所产生的力量,感应到灵界,即会幻化出鬼神所需要的种种“物品”,正所谓此念感彼念。
有些做成金银钱币元宝的形状或者效仿货币图样,甚至扎成纸偶,房屋。目的则是满足安慰灵魂的贪执之念。
有些印上经咒神像,则是借神灵的法力来度化这些灵魂。
这些是纸区别于香、蜡烛等其他物品的特殊之处。
而在烧纸的过程中,猛烈的释放出来的光和热,则是用光明灼热的阳性能量去中和阴质鬼魂。使其快些随火上升,解脱沉沦地下的苦恼,获得新生的力量。
烧纸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现象,也是道教不可缺少的一个独特形式。具体究竟该如何看待烧纸,国人应当有正确的认识。
纸钱,又称冥币、楮钱等,是祭神祀鬼的祭品。纸钱起源虽晚,但被民众接受后,就成为丧葬、祭祀仪礼中较为典型的“明器”,历千年至今而不衰竭。纸钱的使用有瘗埋在土、悬挂在木、抛掷在水、焚烧在火等方式。
其中,瘗埋从最早的货币殉葬一直都不曾断绝。王建《寒食行》有“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至元七年,都省议得,除纸钱外,据纸糊房子、金银、人马、彩帛、衣服、帐幕、物,钦依圣旨事意,截日尽行禁断。
据《履园丛话》记载,自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里俗稍以纸剪钱为鬼事。开元二十六年,屿为祠祭使,始用之以禳祓祭祀。然古人有用有不用者,范传正谓颜鲁公、张司业家祭不用纸钱,宋钱若水不烧楮镪,邵康节祭祀必用纸钱。有明以来,又易纸锭、大小元宝,黄白参半,与纸钱并用。
道教信仰中的鬼是什么样的?
《太上洞渊神咒经》有:一阴一阳,化育万物,禀五行为之用。而五行互有相胜,万物各有盛衰,代谢推迁,问不容息,是以生生不停,气气相绩,亿劫以来,未始暂辍。得以生者,合於纯阳,升天而为仙。得其死者,沦于至阴,在地而为鬼。鬼物之中,自有优劣、强弱、刚柔、善恶,与世人无异也。玉皇天尊,虑鬼神之肆横,灾害於人,常命五帝三官检制部御之律令,刑章罔不明备。勉而行之阴功,克充仙阶可冀也。
人死后,三魂升天,七魄入地,唯留人生前寄居身体内的三尸(彭质、彭倨、彭娇)变化为人生前形象,称之谓鬼。鬼常侵害人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突然附人身体,表现出死者生前的种种言谈举止,与被附者思维不相关联。这种情况一般在其讲完该讲的事情之后自行离体,被附人恢复正常。
一种是由于行路特别是夜行撞到,表现为精神恍惚、急病、高烧、呕吐等单一或多种症状,其特点是发病突然,不借口开话,如用医疗手段治疗可以缓解,其后一般转为慢性病症,现代医疗手段不能根治。
“墓庐”,是游魂和野鬼栖息之地。为了慰藉亡魂,无论是宗教场所,还是民间祭祀都有纸钱的习惯。那么纸钱祭神祀鬼在就是怎么看呢?
都会点石成金,为何还要纸钱?
《道法会元》有,“诸大醮上天星辰日月天真前不得烧纸钱,触犯上真。中下界鬼神及家先土地,方可用之。古本无此法,汉天师始用法咒化,赐下界鬼神,出在洞神箓。若发雷神,黑纸速行。”
另外,《海琼白真人语录》也有,“按玉格天条,凡设醮,不得献上真纸钱,大为亵渎。古者虽有冥器,未有纸钱,迄于汉末,方有纸钱,以之祭中下界鬼神,可也。以之献天真,可乎?夫世之贪利之徒,虽身经太阴而一念尚存,如《万光忏》谓所阙所乏,皆世财宝,故纸钱之化,欲破其念耳。”
无独有偶,《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也有,“诸纸钱,世俗有黄白之别。以黄者为金钱,上界仙真用之。白者为银钱,下界鬼神用之。吾乡尤甚。余尝得报应,然后如金钱,鬼神非不可用也,特猥劣无得用耳。若焚金钱,自作金钱用,有甚违碍,但价高耳,奈致虚立成仪。……自至元以来,冥府尽用钞,与世间一同纸钱,略然不知其钞若何。往往通券及经旛之属,皆谓之钞。诸开度坛,若法师自为传法,经籍度师修建。或为在俗祖父母父母修建,虽君前臣名朝奏章表无妨,而摄召炼度给付,终有室碍。法不可任责,合请同志关行摄召,不可呼姓名及遣将追取,皆有碍炼度。则据然高座,役将引魂,赴水火与给付,押大花名字,役将管押,失免失礼也。”
《北梦琐言》有,道士秦保言动於焚修,尝白南岳真君云,上真何以须纸钱为,有所未谕。既而夜梦真君曰:纸钱即冥吏所藉,我又何须。由是狱中益信之。
超度所烧的纸钱,被谁拿走了?
无论在道教大型超度还是普通的超度法会中,一般都会焚化纸钱和元宝。很多人也许会好奇,这些元宝被谁拿走啦?既然都已经南宫受度了,还要钱干嘛?难道真的像某些人说的一样,被祖师爷拿去打发小鬼了?
当然,在道教信仰中焚化的纸钱和元宝,专门有神仙来管理,还有一大帮“神夫力士”搬运。这些“神夫力士”听令于玄坛,做搬运工作,虽然也算“仙”,但是品级较低,和生活在有道之乡的大众一样都在修行。
说到这里,很多人便将这些听令于玄坛、做搬运工作的“神夫力士”当成了传说中好像很厉害却从没有见过的“阴兵”,或者说是道教宫观或者道长的“兵马”。虽然很类似,但是有所不同,这些搬运值钱和元宝的“神夫力士”一般只听命于威灵感应天尊“城隍爷”。那么,这些“神夫力士”是怎么来的呢?
据道经记载,这些“神夫力士”,生前勇猛,殁后刚强。曾为英雄好汉,力举百均;今作搬运冥夫,钱推万贯。也就是说,这些“神夫力士”生前勇猛、刚强的英雄好汉及立功树德之人,百年之后,魂人地府幽冥,主宰地府之神,以他们在世之时的人格魅力为标准,也要请他们做地府冥吏,因此地府的判官、将军、元帅、使者、狱卒、神夫等多为刚正不阿、品行端正、立功树德之士担任,由城隍派遣。
在这些“神夫力士”中,有大家比较熟悉的赵大、钱二、张三、李四等冥吏,皆在城隍案下,听令于玄坛,做搬运工作。当然,“神夫力士”们效忠于城隍爷,不仅在超度的时候帮忙搬运纸钱和元宝,而且在送替身、还受生债等道教信仰中也担有要职。所以,我们平时张口闭口喊的“张三”、“李四”,说不定就是效忠于城隍爷的冥吏。因人人都来自于道,尊道贵德是我们本分,所以平时尽量少起外号,尊重别人自然获福。
说起“神夫力士”和“兵马”等事,就不得不说道教祭祀官将了。毕竟,在道教超度过程中,用到“兵马”和“力士”的地方有很多,所以在超度时,有些地区的道观也行祭将科仪,主要目的当然是要祭祀官将,使其有气力干活。在搬运纸钱前,当然也少不了祭将,这里指的是祭祀“神夫力士”。
因为这些“神夫力士”和人一般都在修行,还没有超凡入圣,在祭祀过程中多会设三献、祭酒等。“具筵设醴召神夫,清点无殊姓字呼。满酌方樽同畅饮,欣然运递人幽都。”所以,很多宫观和信众家中焚化纸钱和元宝时,都会祭酒和准备祭品,懂的人主要是犒劳“神夫力士”,但大多数人都在祭祖。试想,到底要不要犒劳一下呢?
《神夫力士科仪》指出,幽冥异趣,理固无殊。人鬼分途,事原相若。观夫肩挑背负,阳世多受役之俦;应知车载夫抬,阴司有承差之辈。在道教法事活动过程中,焚香化表诵持仙经,礼请神吏临坛,将所有纸钱元宝封条,然后交付给亡者,并要求其他饿鬼穷魂不得争抢。
至于交给亡者,如何处置就看需求了。比如上南宫继续修行、清算冤亲债主、交付曹官随愿应化。
...
志心皈命礼。
社稷古公,天下正神。铨福国显忠之行,禀赏善罚恶之仁。都邑之主,诸郡侍从。所隶十三布政,案判十八真师。庙社万年,恩扶亿劫。设作福作威之权,造注生注死之柄。遇神力以护郢州,遇阴兵而驱夷寇。至灵至圣,乃正乃公。护国保宇佑圣王,威灵公感应天尊。
金钱满载,负运者不惮其劳;玉册同登,修崇者必获其福。
志心称念火墀运化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Tag: 传统文化 烧纸 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