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特洛伊 2023-02-09 285 0 0 0 0
功利主义,电车难题,西方哲学,疫情中的两难“电车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

假设你是一名电车调度员,有一辆电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轨道上飞驰。你突然发现在轨道的尽头有五名工人。

你没法让电车停下来,因为刹车坏了。

你此时极度绝望,因为你深知如果电车撞向那五名工人,他们全都会死。

你非常无助,直到你发现在轨道的右侧有一条侧轨。

而在侧轨的尽头只有一名工人在那,你手里握着调度开关,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牺性一人挽救五人性命。

问题来了,换了你会怎么做?你会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还是会让电车继续往前开?

如果你选择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那么你跟绝大多数人做了同样的选择。

因为“牺性一人可以保全五人“是更好的选择。


换另一种情况:

假设这次你不再是电车司机了,只是一名旁观者。你站在一座桥上俯瞰着电车轨道。

电车沿着轨道从远处驶来,轨道的尽头有五名工人。

电车刹车坏了,这五名工人即将被撞死。

但你不是电车司机,你真的爱莫能助,直到你发现在你旁边靠着桥站着的是个超级大胖子。

你可以选择推他一把,他就会摔下桥正好摔在电车轨道上挡住电车,他必死无疑,但可以救那五人的性命。

现在你会选择把那胖子推下桥吗?


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

所以,问题出现了:我们不是选择“牺性一人保全五人“吗?

现在这条原则出了什么问题呢?


有人认为第二种情况牵涉到主动选择推人,而被推的这个人本来跟这事件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从这个人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他是被迫卷入这场无妄之灾的。

而第一种情况不同,第一种情况里的三方,包括调度员及那两组工人之前就牵涉进这事件本身了。

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真的难以抉择。


回到当下的现实,疫情仍然此起彼伏一直不消停。

关于 “动态清零”和“共存”的争论不绝于耳。

这种争论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电车问题”:我们是否应该选择隔离少部分人来阻断病毒以保障大多数人正常的生活?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的情况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在国内,受益于“动态清零”政策,绝大部分民众都可以每天淡定的看看新闻上的病例数字,然后过自己正常的生活。那些感染了病毒的人也没什么好说的,积极配合隔离治疗。

只有那些密接次密接被隔离的人,他们会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是被“电车”选择的那个分支。

“凭什么送我去方舱?凭什么隔离我们楼栋?”。

新闻上能看到有些密接的人是不愿意被送往“方舱”隔离的,然后会被强制送走,家里也会被强制消毒。

就我所知,上海疫情连续封控三个月解封之后,少部分人迅速选择run到国外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担心将来再次成为电车轨道上的少数人分支,被选择牺牲掉。


著名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电车问题”中的另一个选择。

二战中诺曼底登陆之后,为了救出瑞恩,选择派出8人小队去救他,最后救出了瑞恩,但是牺牲了8个士兵。值吗?

从数量上来说,不值。从精神上来说,值。

那如果你是当时战场上的将军,你是否会下达营救的命令?

真的难以抉择。


生活中其实我们也经常面临这种难以抉择的问题:

比如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如果你是住户,你是否同意?

住在一楼或二楼的人肯定是不同意的,住在高楼层的老人们肯定是赞成的。

那么如果你是负责人,你如何做决策?

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让整个楼栋的住户进行投票吗?

还是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就不能安装?


哲学家很早就开始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最具影响的就是功利主义,由18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杰里米边沁提出。边沁对功利主义道德论做出了系统的定义,他的核心观点非常简单:

正确的选择,公正的选择。他认为功利等于快乐减去痛苦,幸福减去苦难。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功利最大化原则。

总结为一句口号:“为最多的人谋求最大的幸福“。


当然,边沁的理论也经常被人拿来批评。批评者隐含的基本观点是:

众生皆平等。


我们不妨也试着问问自己会更同意哪种观念,面对“电车问题”时会如何选择?

即使一时没有答案,至少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


你我皆凡人,人性中的趋利避害可能让我们面对不同的问题时持有不同的立场。总之,但愿我们不要遇到这样的两难问题,如果不幸遇到了,就好好觉察自己决策背后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吧。

作者:ilovefish


Tag: 功利主义 电车难题 西方哲学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哲學]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