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阿开 2022-10-17 771 0 0 0 0
商君书,哲理,《商君书》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五者皆不灵,杀之。《史二记》三大特色:有料、有益、有趣,每个人的“第二本历史书。“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有两种强民,身体强的人不服管教,思想强的人有组织能力。没有这两种强民,就没有反抗。消灭这两种强民,有两种方式,外部战争和内部斗争

《商君书》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五者皆不灵,杀之

《史二记》三大特色:有料、有益、有趣,每个人的“第二本历史书

“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有两种强民,身体强的人不服管教,思想强的人有组织能力。没有这两种强民,就没有反抗。消灭这两种强民,有两种方式,外部战争和内部斗争。

这段话看下来做何感想?这便是《商君书》“驭民五术”中的“弱民”。感想不强烈的话,来看看其他四术。壹民:统一思想,控制思想;贫民:剥夺一切财产,民就会只求不饿死,不会要求公平民主;疲民:郑国渠、长城、阿房宫、骊山皇陵等工程不断,忙得没有时间去想尊严公平;辱民:剥夺自尊,匍匐在地,不知反抗,永世为奴。加上前面的弱民,五者皆不灵,杀之。

这就是商鞅变法,就变出来个这种东西,是不是无法无天?可是变法的结果,站在老嬴家的角度看,确实是“富国强兵”了。

富国,靠“毁商、壹民”政策。毁商,就是禁止商业买卖,禁止粮食贸易,商人、农民都不准卖粮,对为商业贸易和人口流动服务的酒店业实现严格管制。壹民,就是所有的民成为唯一一种民,叫做“耕战之民”,不战时耕种,战时打仗。古代生产力主要靠农业,利用土地把种下去的种子增值很多倍,创造了价值。工业也能创造价值,把树木、铜铁矿等变成房屋、家具、车辆、农具、兵器、铠甲之类的。商业,其实没有创造价值,商品转手的过程中,并没有增值。现代商业甚至还会降低价值,鼓吹消费主义,一代一代升级产品,人为地让上一代的产品变得不再好用,去降低它们的价值。所以这些举措,确实能产生富国的效果。

强兵,主要靠军功爵制度,详见《历史书以外的历史09:战争的艺术》,这里不再重复。

可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作为一名秦国公民,离“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力”十万八千里呀!再看几条“商君新法”

《商君书·弱民》:“利出一空(孔)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国半利;利出十空者,其国不守。”“利出一孔”本来是法家老前辈管仲的思想,但是在齐国他没有实践,商鞅拿来秦国实践。意思是国家要垄断所有的晋升渠道,想要出人头地,唯一一条路就是进体制为国家服务。

《商君书·弱民》:“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这是说国家要实行百姓所恶的政策,民就弱,国就强;反之则后面也反之。

《商君书·说民》:“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这段话按本意理解就是要用奸民治理善民,而不能反过来。后世有人解释,说奸民是指不怕得罪人的人,而善民是老好人。这样洗白商鞅,我觉得比较牵强。

……

这种法,怎么会走上历史舞台?把商鞅从人群中揪出来,推向舞台中央的是秦孝公嬴渠梁。孝公的叔祖当政时期,魏国派吴起夺取了秦国河西之地,等到孝公的爸爸当政时,找准时机要去夺回失地,却战死沙场,地也没夺回来。这种情况下,21岁的孝公继位。老秦王临死前必定是死不瞑目,肯定要泣血嘱托新君。此时的秦国是既弱且贫,对比一下《历史书以外的历史08:大国魂》里齐国的富丽堂皇。两国国君如果在国宴上遇到了,孝公免不了要受到拥有23管乐团的齐公奚落,“那个小嬴啊,你们西边日子苦啊,平常能吃上鱼吗?来来来,快尝一尝这条刚蒸出来的斑……”年轻人血气方刚的,必定要怒吼:“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这种情况下,除了富国强兵,孝公还能顾得上别的吗?当然正史里面,不可能有刚才这段记载(野史多半也没有),秦孝公的胸襟肯定也够气吞山河,但是这种困窘、迫切、孤注一掷的心情,刚才那番刻画却也入木三分,能“急孝公之所急”的商君新法自然便被用作一剂猛药。

不过话说回来,在那样一个大争之世,朝不保夕的,太多的人只能“顾头不顾腚”。秦孝公毕竟肩负着国仇家恨,担子重啊!那么小民呢?继续关注《历史书以外的历史12:义士就是拿死不当回事》


Tag: 商君书 哲理
相關內容

天使的优雅 2021-09-10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情感]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