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阿开 2024-01-08 100 0 0 0 0
中国教育,美国教育,这两天看了一句话,说美国的教育讲究的是输在起点,赢在终点,而中国的教育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这个高赞回答非常值得探讨。

这个高赞回答非常值得探讨。

这两天看了一句话,说美国的教育讲究的是输在起点,赢在终点,而中国的教育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美国是世界上对基础教育投入最多的国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美国人是傻子,傻子是无法建立一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对不起我又跪舔美爹了),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建立在大量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研究之上的,而中国所谓成功的基础教育,是违背儿童发展规律的。

第一,对于儿童来说,运动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近年来国际学术界提出了儿童发展“感觉处理”的概念,也就是说,孩子只有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感受世界,获得并且良好的整理的感觉输入,这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孩子如何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呢?说白了,就是运动,孩子能跑,能跳,能翻跟斗,会荡秋千,爬高,会拍皮球,踢足球,就是孩子了解,并且运用自己身体的重要方式,有一些特殊儿童,比如自闭症的孩子,还应该专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叫“感统培训”。而且特别要注意,这种培训是有窗口期的。

我在日本出差的时候,去过一个体育馆,看到很多家长把一些八九岁的孩子送来训练,训练什么呢?就是走一段平衡木,然后翻一个跟头。我当时非常不理解这是在练啥,专业练体操又好像太简单了。后来自己有了孩子,看了一些书,才知道翻跟头,走平衡木这些训练,能够很好的刺激孩子的前庭,对孩子集中注意力有好处。而且,这种对身体的训练对孩子的一辈子都有好处。我们的同龄孩子在学什么呢?在学奥数,非常痛苦的学几年,学完了这辈子 恐怕都用不上(初高中学习的初等代数完全是另外一个体系),孩子还小,为什么我们就那么着急出发呢?为什么不能让孩子把身体锻炼好,四肢协调,能够集中注意力之后,再去学习呢?

所以说,我们孩子所谓的数学成绩好,完全是以剥夺孩子运动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换来的,让孩子掌握了很多无用的知识,却错过了发展身体和大脑的窗口期,非常不值得。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花时间运动,把大脑和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再开始高强度的学习,难道不好吗?

第二,我们完全不顾孩子的发展特点。中国人总有一种说法,说小孩子学东西容易,这是大错特错的。小孩子学东西很难,哪怕是成年人眼中最简单的事情。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孩子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这个阶段不可能做下一阶段的事情。但反过来,高阶段的孩子做初级别孩子的事情,就觉得很简单。比如,你让6岁的孩子做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都很困难,无论你怎么练,孩子可能会有点进步,但始终会觉得困难,而且你无论怎么练,怎么教,孩子也不可能掌握两位数的加法或者简单的乘法(神童不在考虑范围内)。但是,你让三年级的孩子做这些,可能就很简单。

再举一个例子,我自己读书时就发现,其实班上小学的时候最差的学生,只要升到初中,也会做小学阶段的拼音,算数和阅读。但这些学生在读小学的时候,学的非常痛苦,老师天天逼,父母天天骂。我当时就觉得,其实这些打骂完全是不必要的,孩子长大了之后,这些东西其实都能掌握。

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就特别着急,一定要孩子必须立刻,马上,完美的掌握现阶段的知识。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甚至三四年级的学生始终有一个教学任务,就是不停的做口算。大篇大篇的做。但实际上有必要么?孩子现在做这些题觉得困难,甚至做错事正常的,这是他发展年龄决定了的,再怎么练,提高不会很多,其实你让孩子大一点再去做这些题,自然就好了。其实这种枯燥的,重复的训练对儿童能力的提升非常小,你做的再熟练,能熟练过计算器么?但机会成本非常高,因为他过多占用了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失去了了解信息,探索世界,发展兴趣爱好的可能。

第三,始终有淘汰思想。我们的教育始终有一种选拔机制,认为不合格的孩子就是要淘汰掉,而孩子为了避免被淘汰,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考试上面。而考试为了选拔,就可以用非常简单的知识,出非常难的题。其实这些刁难人的难题做不出来,并没有什么,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失去了追求知识的资格。世界上老师做不出来的难题多了去,也没见老师主动辞职的。但老师却主观(当然,也是被这个体制逼的)的认为,做不出来这些题,就没有资格升高中,升大学,这就逼着孩子做难题。我高中三年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不是在学知识,其实是在和出题老师搞斗争,光懂得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搞清楚出题人的套路。这样 给孩子造成一个非常不好的后果。第一,不会提出问题。整个学生年代就在不停的解决老师出的题,压根没有办法自己提出问题。第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表面上看我们做题时在解决问题,其实不是的,我们是在出题老师的规定和引导下解决问题。第三,认为知识是无用的,只能用来做题,不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四,对于有些发展较慢的孩子,很早就被淘汰出局了。

第四,文科教育极其失败。整个教育阶段,中国学生的阅读量是严重不足的,如果只读那么薄薄的基本语文书,基本上等同于文盲。更重要的是,历史和政治教育的缺失(我们现在那叫灌输,不叫教育),让孩子基本上失去了对世界的框架性认识。他们基本上不了解,我们社会为什么要这样运行,是什么导致了我们这种运行方式,以及这种运行方式是否合理。

这些弊端都导致,我们的孩子学到后面,就后劲不足。大部分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之后,整个人就散架了,完全失去了追求知识的动力。而事实上,二十岁开始,人才真正进入了学习的黄金时期,因为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发展成熟了,学习起来效率特别高,心理状态特别好。但可惜,大部分中国学生在这一阶段放弃了。所以说我们的教育是一种输在终点的教育。

+++

我6岁的儿子今年要上小学,我本来也知道,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是没有逻辑学习能力的,但现在同龄的儿童们都在上补习班学英语、数学和语文拼音,报考的小学也有100以内加减法和注音小故事阅读的入学考试,面试时老师还会问孩子英语,不让孩子学这些,连最根本的受教育的机会也没有。在中国这个丛林社会,即使孩子到了一定年纪自然有了学习能力,但如果家庭不在学龄前就给他们补习,他们唯一的纯真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会被周围学生和教师们吞没。在没有能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之前,只能也给孩子报补习班、让他死记硬背这些他还不理解的东西

+++

我觉得这大致是我们这些中国家长的悲哀吧,一方面高呼素质教育,要求解放孩子,还给孩子一个童年,一方面又削尖脑袋努力将孩子送进要求更好更严格的学校,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更多的技能。我们单纯的希望孩子能快乐的成长,却又惶恐他落后于人被社会淘汰然后渡过平庸无奈的一生。纵使我们知道人生不单单是挣更多的钱,占据多高的位置,但我们依然义无反顾的把自己和孩子拖入人生的竞赛中,不断攀比超越周边圈子才能获取所谓的踏实和快乐。

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我没有什么特别痴迷的爱好,也没有多少获取快乐的能力,可能能让我觉得特别开心的大致是成为社会认可所谓的成功者,那样才能放下多年教育处于落后会被淘汰的不安全感。

我的孩子三岁了,不知道他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但我希望自己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让他去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拥有获取快乐的能力,有自己的爱好,尽可能培养他作为人应有的美好品质,至于成绩,终究得看他自己喜好。

我们这一代人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希望到他们这一代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再是简单的分数和金钱。不过这一切的改变太难,需要社会的每一个人的思想转变。

+++

「但这些学生在读小学的时候,学的非常痛苦,老师天天逼,父母天天骂。我当时就觉得,其实这些打骂完全是不必要的,孩子长大了之后,这些东西其实都能掌握。 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就特别着急,一定要孩子必须立刻,马上,完美的掌握现阶段的知识。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甚至三四年级的学生始终有一个教学任务,就是不停的做口算。」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后来我想明白了,同年龄的同学不会等待你,教育机制也不会等你,虽然稍后期都会掌握,但是你已经被同年龄层次的人淘汰了。

+++

很多在高三突然爆发的学生原来都不太起眼,教育需要的是开启心智,引导智力没有缺陷的孩子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跟着老师的学习计划走总不如自己总结出来适合自己的规律好用。

+++

我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是班主任跟我爸说我是智障,让我退学,就因为我是全班倒一!

+++

我是普通文科生,混到奔四,一直不明白,扎实的基础教育的意义。。。

+++

美国基础教育其实挺烂的,华人没钱读私立学校的都很忧心今后怎么和大陆的孩子竞争,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开始泛化了,一切向最弱的人看齐。

但是他们把天才保护得很好,也很能吸引天才,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

天才在我们国家,往往是要么被埋没了,要么被社会磨平了。

+++

美国本质是就精英教育,中国是选拔教育,都有问题。

--哥们儿,你弄错了。中国教育本质是精英教育,而国美才不是呢。你知道中国人为什么害怕被“淘汰”吗?因为教育资源极度稀缺,唯有进入精英行列才有受教育的资格。而美国恰恰相反,美国的教育投入较为均衡,各阶段人才都拥有不错的教育资源。

--中国是选拔,不是精英,这有区别的哦。现在高考是新科举,内容已经接近生活了,但本质还是区分人用的。你想想,咱们教科书里好多该交和该废的。


Tag: 中国教育 美国教育
相關內容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教育]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