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阿开 2023-09-15 1324 46 0 0 0
伦理学,功利主义,电车难题,电车难题大讨论,各种扩展各种想,很多人的现实问题是,常常以俯视视角思考问题,而实际上你才是那个被牺牲的。

假如杀一个人可以挽救一万个人的生命,那么他应该被杀嘛?

补充说明具体条件:杀的这个人只是安分守己的普通人,另外一万个亦如是。是一种超自然力量,你只需点头或者摇头。 更深一层,如果杀人的方式是剥削呢?剥削一个…显示全部 ?

--疯死沃

9,802 人赞同了该回答

很多人的现实问题是,常常以俯视视角思考问题,而实际上你才是那个被牺牲的。

更多人则容易被既有提问限制在那个点上,进入提问者的陷阱不能自拔,哪怕这问题粗糙得不像话。

电车难题是个试金石。我不是说它可以试出价值观什么的,我是说,可以试出一个人的思维是精细还是粗糙。

电车为什么失控?我的身份?对方的身份?我身处现实世界受现实道德与法律约束吗?对方为什么会被绑在铁轨上?谁绑的?等等等等。把这些条件分开来一条条分析的人,是一类。

啥,扳一下就能少死四个人?那扳!这是另一类。

以前就有个问题,问卢浮宫要被战火毁了,你是救市民还是抢救艺术品?

然后一堆人给一堆回答。

而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是警察,你接到的任务是疏散市民,那么保护市民。如果你是卢浮宫的负责人,那么抢救艺术品无疑是高尚的举动。有人问,如果你是普通人呢?兄弟,战火都烧过来了,你一个普通人不赶紧避难,你考虑如何拯救艺术品?你咋不顺便把世界都救了令世界和平呢?

有人评论表达不满了,这就是个思想实验BLABLA

恰好我们有大学教授讨论电车难题的精彩视频,我想很多人都看过。正因为是思想实验,它才更需要严谨。在那场精彩的视频讨论里,教授一开始抛出电车难题本身,而答案是无解,因为缺乏条件。随着教授一次次的添加条件进去,令这个难题本身不断的充实,其细节也一步步丰满起来,而答案也就自然变得清晰。

这才是这类难题真正的意义,在不同的条件下,反映出不同的结果,照见不同的价值观。电车难题本身只是个很好的话题开端,然而它也只是个开端,需要添加枝叶才能继续下去。

而不是就着没有枝叶的光秃秃的粗糙问题无休无止,那样毫无意义。

我再举个例子,可能很多人都看过那个用金钱来考验爱情的SB故事。钱到底能不能买来爱情呢?这个故事说,有位土豪在如斯节目里,宣称要拿出五万令面前的众多夫妻观众分手,女的跟他。当然没人愿意。于是土豪说,十万。五十万。五百万。五千万。随着一次次加码,有的夫妻经不住考验了。

这种节目如果存在的话,假如我在台下,我会抢过话筒,问土豪是现金还是房产,即刻转账吗?

听懂了吗?这个故事SB的关键点,在于它缺乏前提,一个可以落到现实中的前提。土豪喊五千万怎么了,我敢喊五千亿,又能怎样呢?真的成交了,即刻付款吗?这是故事中土豪方的可笑之处:这叫空中楼阁,妄图画饼。本故事更可笑的,是有夫妻居然对画饼动摇了。一个原本想要讨论面包与爱情的故事,就此变成了笑话。

不落到现实中来的问题,却要求放到现实中来给出回答,是这类问题真正的陷阱所在。

其它的比如说思想实验啦,什么爱情要不要被金钱考验啦,这类问题当然可以讨论,但也请提问的人用点心,起码提一个能落到实处的,条件清晰可见的问题。这样我才能给你一个同样落到实处的回答。

所以说,首先,谨慎使用俯视视角来讨论别人的生死,因为我们自己才是更有可能被牺牲的那个。

其次,就算要讨论,也请把意义和条件弄清晰一点。

一群普通人围着个条件不明的粗糙问题以俯视视角来大谈人类大义。。。

真的有点尴尬的。


-------------------------------------

我再编辑一下,补充点内容。

部分评论说这个答案“没有思考”,这就有意思了,面对如此粗糙的一个题目,你又想要怎样精细的思考呢?

想要我说,“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生命,一万个人的也是生命”这种话吗?

又或者,要我说“因为一万个人的生命而杀一个无辜的人,由此将引发人人自危的不安定危机,法律将如一纸空文,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之类的话?

这些话就算“思考”了吗?

不如我来提一个问题:

假如你回到过去,见到了还没有成为国家元首,正在一心一意学画画的好青年希特勒,此刻他还什么坏事都没干呢。又或者,咱们再极端一点,你再往回倒,见到了刚刚出生,跟白纸一样的婴儿希特勒。又或者,咱们刻薄一点,你穿越成功后,刚好遇见正要当上国家元首,却又没有发动战争(还未犯罪却正要犯罪)的希特勒。

不管怎样,不管是哪个时间点,你在那个时间点上只有十秒钟的停留机会,马上就要被送回来。你手中握着一只手枪,离他仅有半米之遥,你一定可以杀死他只要你想,而且也一定可以全身而退回到现在。问题来了:

你会杀死他吗?

他可是在欧洲发动战争,导致7000万人死亡的元凶呢。怎么样,比原题那个一万人的数字是不是刺激了很多?

怎样,这个题目是不是能引发你去“思考”了?

你以为我会怎样思考?希特勒还没有发动战争,他还只是个好青年/婴儿/普通的元首,他的罪还没有犯下,而我也不是法官——哪怕我是,也不能以未犯的罪恶,来定他现在该受的刑罚?

又或者,哪怕我不是法官,哪怕要背负杀人罪,我也要杀死希特勒,因为能救下的人太多了,这笔帐太划算,所以应该杀?

怎样,是不是有了点《少数派报告》的感觉?

事实上少数派报告所引发的思考,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是很粗糙的东西。原因后面再讲。


应该怎样思考呢?

应该这样想:

二战的本质是什么?

二战的本质,是一战的延续。而一战的本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简单的来说,是几位大佬已经把世界瓜分得差不多了,但还是贪心不足,怎么办呢?后来的大佬试图去抢先来的,而先来的大佬之间呢,也有互相抢的。大家抢来抢去,在世界范围内打成一锅粥,这就是一战。

后来一战德国等国打输了,英法等国是胜利国,对德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肢解”。将原有的德国土地分开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同时又对德国设置了诸多苛刻的限制。

德国人民当然不爽了,过得非常不好,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更不爽的还有德国内部的容克地主与资本家们。德国当时人民的困苦,与资本扩张的受限,历史课本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然后希特勒出现了。优等民族,统治世界,一系列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德国开始积极备战,而法英等国却只想着祸水东移,让德国去与苏联火拼,这就是所谓的绥靖政策。内因加外因,一切都在为德国的战争之路作铺垫,欧洲的战火就这样再度燃烧起来了。

希特勒虽然是二战恶魔,但没有他,二战就打不起来吗?法英对德国的肢解与压迫仍然存在,德国内部的人民仍然生活困苦,容克与资本家们仍然想要找到出口,德国上下仍然对国土被肢解一事充满怨气,而英法仍然想着要祸水东移——没有希特勒,剧本可能会有点不太一样,但大的方向,仍然不会有任何改变。

哪怕是屠杀犹太人事件,你要知道德国很多人早就对犹太人心生不满,哪怕没有希特勒,换任何一位有野心的政治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去“赢得民心”。所以同样的,犹太人在德国乃至欧洲的命运,或许会在剧本上有点小小的不同,但大的方向,仍然不会改变。

所以问题已经非常清楚,不管是引发战争,还是屠杀犹太人,都是希特勒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顺势而为的结果。关键问题在于“世界背景”这个“势”本身,而不在顺势而为的“某个人”。

所以回到问题:

你还会为要不要杀死希特勒而纠结吗?

这正是我所说的,之所以会存在所谓的困境,多半是问题本身出了问题。假如把问题说清楚了,你理解了欧洲这场战争爆发的不可避免性,你当然不会纠结。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的思考了吗?

我已经想到可能有人在看完这段,会再来提出问题:

假如不存在这个“势”呢?比如说,有个人,比如某位军官,他在和平时期,无意中传达了错误的命令,导致一线部队误以为要发射核弹——结果触发了核战。那么你穿越过去,会不会提前杀掉这个人呢?

那么在这个问题中,“势”仍然存在。一条错误的命令就能触发核弹发射,该国军队内部的安全条例真是粗糙得可以——甚至比原问题本身还要粗糙。就算杀掉了这名粗心的军官又能怎样?军队内部一天会有多少军官发令,又会诞生多少条命令?只要这样粗糙的安全条例仍然存在,那么核战必然爆发,或早,或晚。

事实上在现实中,这样的乌龙真的差点出现过。而军方后来也补上了这样的漏洞——看,解决之关键仍然是“势”本身。

或许又有人想问:

假如也不存在这样容易失误的环境。那么就极端一点,假设有这么个人,他自己就是枚核弹,他有特异功能,他是异能者。他可以呼风唤雨,也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凭空降下核弹——当这个人还什么坏事都没做的时候,可以杀死他吗?

看,这就是很多现代电影与小说的常用困境了。还需要我举例吗?比如X战警,很多XMAN根本没有干坏事,却要被人类世界视为异端,认为是潜在的罪犯,需要管束起来。如此引发的观众思考,有没有?

再比如,《少数派报告》,假如诞生了“可以在人犯罪之前就预知其会犯罪”的技术,从而可以在其犯罪之前就惩罚他,是否有必要执行呢?如果不执行,等他犯了罪再判罚他,受害者的损失已经造成,这原本不是可以避免的吗?如果执行,对方在犯罪之前,严格来说,仍然只是个无辜的普通人,这样去判罚他真的适当吗?

这样的思考,在现如今的影视、动画、小说等作品中比比皆是,前两年日本也诞生过类似的作品,题材不同,但引发的思考是同样的:

可以因为“他是容易犯罪的种族”或者“他极有可能会犯罪”之类的问题,而“提前”惩罚他吗?

这就是现在很多超现实作品所营造的“道德困境”。

我不否认这些作品很精彩,也不否认它们可以引发很多思考。但我仍然要说,这些思考,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原因不是很简单吗,早就说过的:你给出一个非现实(或者现实条件不全)的问题,就不要指望我们从现实角度来回答。

不管是超能力世界,还是超科技世界,又或者充满了非人类智慧种族的世界——这些世界,都不是现实世界。既然世界不同,那么人类的世界观必然不同。与世界观相关联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必然也与我们熟知的,有着很大的不同。

既然世界观与价值观都不同,你又如何以一个现实中的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来思考他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封建社会,子见到父要下跪请安,父见到上级长官要下跪请安,官见到皇帝要下跪请安。这就是中国封建所谓的君臣父子之纲,而这一切是由土地所有权决定的当然在这里不用展开来说。

只说“下跪”这一现象——

现在你想要讨论,官员见到皇帝要下跪,是否违反基本的人格平等之原则——好笑吗?价值观都不同,完全不在一个体系之内,如何讨论?当年君与父掌握着土地,而土地是所有人的生活之根本,现在完全不同了,世界体系都不一样了,价值体系当然也不一样,自然不能拿现在的,来评价当时。

那么同样的,现在连世界都不是同一个世界了,在超能力世界或者架空世界里,你用我们现有世界的价值观去讨论它,如何讨论?超现实系作品的悖论,归根结底,不就是“超现实与现实”之悖论吗?该悖论自然而然的天然存在——有什么稀奇的呢?在那样的世界里,自然有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所形成的法则,哪怕在我们看来有多不合理——只要它在那个世界里是合理的,那么拿那套法则来评价,还会有所谓的“道德困境”吗?

类似的题材当中,最近比较火的《底特律变人》就是个比较好的例子。它并没有玩“试图用不适用的价值体系来评价以产生悖论”这一套陈旧的把戏,而是在讨论“当新世界来临时,旧的价值观体系会受到怎样的挑战”这样的问题。

我并不反对“超现实”的思考,我反对的是“无法落到实处”的思考。像变人这样的例子,哪怕它超科技,超现实,它的思考仍然是“落到实处”的。我们可能难以思考新世界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却可以思考,当新世界到来时,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时,我应该欣然接受,还是拒不承认?

看,这样的思考是不是比前面那些要实在得多,也有意义得多?我们不需要刻意扭曲现实所营造的悖论,也不需要刻意减少现实条件所形成的悖论。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有前因,有后果,有与之相匹配的价值观体系——只有这样,才有思考下去的前提条件。

这才叫思考。


不刻意营造冲突,而是让冲突自然而来。这样,我们的思绪才能真正的自然而起,从现实中来,再又回到现实中去。你的思考才有了真正的意义所在。


最后:

最后的这位老哥您是反串黑吗?超自然力量,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编辑于 2018-12-16 21:03


Tag: 伦理学 功利主义 电车难题
評論
阿开#31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狼宝

65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这是不是一道经典的电车难题呢?

那么我来一个道德心理学版本的解读吧!

一辆飞驰的列车马上要压死横卧在铁轨上的5个人,这时候,你发现桥上有一个胖子(得是多胖呢……),只要把他推下去,就可以阻止列车压死那5个人,但是胖子就会死掉。

推 OR 不推,这是一个问题!

图片采自果壳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在他的超网红公开课《公正》的第一节课就使用了这个例子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授讲的真的好,值得一看)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_全12集_网易公开课

open.163.com/special/justice/

他从这个例子引出了康德的绝对主义和边沁的功利主义。

我们就接着教授的引子来看看道德心理学家如何研究“电车难题”。

最简单的研究思路就是给被试者呈现这道电车难题,然后记录ta们如何选择,看看哪些条件会影响被试者的选择。

顺着这个简单的思路,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

Cote 等人在201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身处高社会阶层的人更倾向于认为推“胖子”下去拯救另外5个人的做法是合适的。研究者还进一步指出因为高社会阶层的人更加缺乏对他人的共情(对比于低社会阶层的人)。

机关算尽太聪明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权谋之术的意思。Bartels 等人的研究发现个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是与功利主义倾向性呈现正相关的。这个并不难理解。宫斗剧里的那些娘娘已经为我们清晰地展现了什么叫机关算尽,而这正是功利主义的核心之一。

那有哪些因素可以降低功利主义的选择呢?

悲伤逆流成河

人们在悲痛情绪下更容易做出非功利主义的决策。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高水平的悲痛情绪下更倾向于给一个明确的患病儿童捐款,而不是给5个儿童(Kogut & Ritov, 2005)

还没好好的感受

如果要求被试者尝试去单纯地感受,ta们也会更加倾向于做出非功利主义的判断;反之,如果让被试者去计算利害得失,ta们则更加倾向于做出功利主义的判断(Small et al., 2007)。

你看,如果没有好好的感受,我又如何体察你的温柔。

有趣的是,心理学家还探讨了另外一种类似的电车难题情境,不过,这一次你并不需要去推“胖子”,而是需要改线路。

在Justice这门课里,桑德尔教授也让学生对比了这样两种情境。结果发现现场同学在拉闸情境中,更多人选择了“牺牲一个,救活五人”的功利主义做法;而在推“肥宅”的情境中,则较少的人做出这样的选择。

一位在场的女童鞋回答说:推“肥宅”像是主动杀人,而拉闸则是被迫……wait wait, something wrong……(全场笑)

不过,这一现场小实验和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基本类似。

拉闸情境被看做是一种低冲突两难情境,而“推人”情境则是高冲突两难情境。研究发现,在低冲突的情境中,大家的选择通常是功利主义的;而在高冲突情境下,人们则变得犹豫不决,最后更多人选择了非功利主义。

参考资料

《公正》 桑德尔著

C?té, S., Piff, P. K., & Willer, R. (2013). For whom do the ends justify the means? Social class and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4(3), 490.

编辑于 2018-10-17 11:02

阿开#32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杨子虚

28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的必修题,每当看到这样的问题,你的耳畔就应该响起铛铛的电车铃声。

1967年,英国哲学家菲利帕·富特提出了一个思维实验:假设有一辆电车开到了一个分叉的轨道面前,一条轨道上躺着五个人,另外一条轨道上只躺着一个人,应不应该把电车变到只有一个人的轨道上呢?

这就是“杀一个人救多个人”问题的始作俑者。

对此,英国哲学家边沁表示毫无压力,司机小手一抖,五个人活了,一个人死了,简单的算术题5-1=4,这是救了四个人啊!

如果此刻你开始鼓起了掌,那你可能就是一个情境功利主义者,在情境功利主义里,此时此刻,你做了一件事,如果这件事能带来更多的快乐或者好处(一个人死好过五个人死嘛),那就应该这么做。

但是也有一些人会心生疑虑,不管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毕竟“杀了一个人”的,对吗?

人的生命难道也可以用简单的加减法来计算吗?

当然,我们也可以指责那个独自一个人躺在铁轨上的倒霉鬼,谁叫你好死不死地独自趟在电车铁轨上呢?

不过另外一些好事者则慢慢把这个电车问题做了些许的改进。

好,现在我们假设做出选择的那个人是你而不是电车司机,也就是说,死一个人和死五个人原本跟你是没有关系的,现在你还要控制电车撞向那一个倒霉蛋吗?

而更知名的一个版本里,哲学家汤姆森假设你站在天桥上,你身边有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胖子,如果你一脚把这个胖子踢下去,就可以让列车停下来,从而拯救五个人的生命——那么,你会动手“杀”了这个胖子吗?

我想这个时候,有很多原本赞成“杀一个救五个”的人已经开始有点儿动摇了。

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不会面临要把胖子踢下桥的致命抉择,但那个完全无辜的胖子,却完全可能是你我中的任何一个普通人啊。

万一,万一在这个选择里,你并不是做选择的那个人,而是被选择的那个人?谁愿意做一个平白无故被“牺牲”掉的角色呢?

所以,当你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差不多就成了一个普遍功利主义者,也就是说,是的,你确实可以为了“救五个杀一个”,但是在别人的版本里,你可能就是被杀的那一个。

如果整个社会里人人都用这种方法来做事的话,那这个社会可就乱了套了!

毕竟,如果按照情境功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也不该有穷人对吗?我们直接把富人的钱拿来分给穷人就好了呀,富人那么少,穷人那么多,大家平均平均,社会总体幸福指数不是蹭蹭地涨了么?

至于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大锅饭什么的……大家也知道为什么行不通了吧?

事情还没完,我们接着往下看。

接下来这个故事源自美国的梅思普医生案,这里我们稍微加工一下。

一个急诊科的医生接到了六个从严重车祸中送过来的病人,其中五个是人民警察,但都有各种器官的严重受损,如果不马上接受器官移植就会死。

另外一个家伙呢是被押送的罪犯,他倒是只受了一点轻伤,但是一看他的档案,好家伙,简直无恶不作,完全是个人间败类。或者我们说得更极端一点吧,这家伙本来一个星期以后也要被执行死刑了。

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用这个坏蛋的器官,去救五个人民警察(好人)呢?

我想到了这个程度,很多人可能都会下意识选择杀了那个坏蛋吧,如果说被踢下桥的那个无辜者可能是你我,但我们大部分人并不是坏蛋啊。

但即使你此刻依然坚定着不应该杀死那个坏蛋,你也依然可能是一个规则功利主义者,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你说“人命大过天”也好,说“法律禁止杀人”也好,规则功利主义者是信奉一套法律或者道德的规范,如果所有人都遵循同一套规范,那么社会才能实现最大的福祉。

至于这套规范是否合理,我们可以修订规范,但一旦有了规范,大家就都应该遵循它。

换言之,在当下你可能杀了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救了五个好人,但它却破坏了社会稳定运行的“规范”,从而从更大的尺度和更深远的影响来看,会造成更加邪恶的影响。

那么现在,你还会改变电车的轨道吗?~

发布于 2018-10-15 09:48

阿开#33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174 人赞同了该回答

如果杀掉你能救一万个人,你不会同意,会找各种理由辩解。

如果杀掉别人能救一万个人,你会同意,慷他人之慨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事情谁不愿意做?

如果杀掉别人能救一万个人,其中有你,你会举双手同意,然后找一万个理由辩解。

阿开#34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匿名用户

2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们把问题代换一下:

假如杀掉X人,可以挽救Y人,那么这X人应该被杀么?

咋看上去,这个问题很像是在讨论功利原理,但其实它不是。

它忽略了某些实际存在的限制条件,换言之,这是个过度简化的问题。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

这X人大概率作出伤害剩下Y人的行为,那么,应该采取相应行动制止这X人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是过度简化:

外行吃瓜群众斗胆说几句:

目标是制止那X个行为人实施潜在的侵害行为。至于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这要视情况而定。

比如说,one shot one kill,捣毁卖Y窝点,这两种行动有很大的不同吧?

-----

2018-10-03 补充:楼下有说“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的

答主希望说明的是这个问题存在过度简化的毛病,这个问题看上去像电车难题,但实际上它并不是。

编辑于 2019-03-17 17:46

赞同 21?

18 条评论

阿开#35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Lancewu

39 人赞同了该回答

什么是道德?

举个例子,

我不想死,所以我希望“杀人”是不对的;大部分人都这么想,那么它就是不道德的。在一个“反对杀人”的社会里,我会感到更安心。

社会有个共同的一套道德观时,大家都会过的更安心更舒服,如不能打骂,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偷窃等等。

道德的形成本身是相当笼统的,大致就是这个社会希望大部分人都有的是非观。即“道德判定”要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

约定俗成的道德本身并没有一个严谨的逻辑链条,它所能判断的情况也是非常general(通用)的,也就是说它不会去考虑一个非常刁钻的情况,因为一条“道德”要对大多数人都有用它一定要够general(通用)。

比如我们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偷窃”,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到有人不偷就会饿死的情况,也不会去考虑,自然这一点就不会流传出一条“道德判定”来。

从道德的形成来看,它并不是一个完善的是非判定体系,但是总有人想把它拓展完善一下……那么问题来了,完善的方式有很多种~那种最自然呢?最合理呢?

(有点像数学里的解析拓延,即某种合理的方式拓展一个函数的定义域)

我个人认为,只需要满足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利益就行。

注意,这里的“社会上大部分人”和题目里的“一万人”不是一个团体。

如果“社会上大部分人”感觉自己被“杀一人救一万ok”这条判定威胁到了,它引起了社会恐慌,那么它就是不道德的。

其实有个问题是,在网络发达的现在,社会看法/恐慌是极易被引导的,全民直播中权威论证几句就能改变民众的看法或者降低/增加社会恐慌程度。

举个例子,“国家即将被灭亡需要随机牺牲千分之一的民众才能存活”。

那么就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看百分比,一个是看具体数字。看百分比易引导民众认为牺牲他们是道德的,看数字易引导民众认为牺牲他们是不道德的。

即注重百分比社会恐慌小,注重数字社会恐慌大。

那么在本题里面,很明显大部分人甚至不需要引导就会认为牺牲一人救万人是ok的,也不会被该判定感到恐慌或者被威胁,,而反过来如果“不牺牲那人让万人死”则会引发社会恐慌,那么自然是前者道德而后者不道德。

当然这种全民投票式的道德延展确实有很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它的合理程度取决于民众的平均教育水平。比如,以前的道德并不重视少数团体,但是现在,它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

不过道德拓展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个大坑,因为拓展之前的笼统判定就不是严谨的,又不是数学这种说一不二的公理体系,出现什么自相矛盾实在是太常见了。

希望大家珍惜大脑,好好学习实在的数学物理编程之类的东西,对于这些形而上不严谨,剪不断理还乱的东西,少碰为妙,实属浪费脑力,闲的人当我没说。

发布于 2018-10-15 16:32

赞同 39?

4 条评论

阿开#36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归途-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猴子一天到晚总是在思考些神去做的事情,它们可能早把自己默认成是神了吧。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它们才只配当个猴子。

发布于 2022-03-12 11:48

阿开#37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咬一口橙子-一个懂得很多知识的女生

8 人赞同了该回答

《超人:钢铁之躯》里,克拉克面对自己的族人要改造并殖民地球的野心,他义愤填膺,于是克拉克干掉了自己的同类。由此杀一人拯救万民。

你觉得他做的对吗?

我父亲姓左,母亲也姓左。因为居住的村落相近,而“左”在本地是大姓,所以经常出现夫妻都是左姓。

后来我父母离异,我跟母亲一起居住。我的父亲十分凶残,一回想要强行带我走,我不肯,于是怒火中烧的他对我恶狠狠地说道:“你要不是姓左,你以为他们会养你啊!”

和母亲姓左,和外公,和舅舅都姓左,才是我被他们养育的关键!

假设超人长得和奥特曼里的巴尔坦星人一个样子,就是“小龙虾”星人,那他还会被地球人收养,又会保护地球人吗?

他不会被地球人收养,而是很可能直接就被煮了吃了,或者扔到垃圾堆里遗弃了。

如果超人长得和异形一个样子呢?如果超人长得和比克大魔王一个样子呢?

我们会如何对他?我们即便不杀他,也只是把他抓进研究所,解剖了做科学研究啊!

《超人》之所以是超人,《奥特曼》之所以是奥特曼,《龙珠》悟空之所以是悟空,《鸣人》之所以是鸣人的原因不是他们心地善良!

而是他们长得像人类啊!

有了这个基本的概念,我们再回答问题。

假如杀掉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可以救人,大多数人都是同意的,可罪犯的家人却不会赞成。

假如杀掉《阿凡达》里的阿凡达人,假如杀掉《星球大战》里的贾巴人,假如杀掉《星河舰队》里的虫族,可以拯救人类,作为人类的你当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杀掉他们,哪怕他们什么坏事也没干。

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道德,什么正义。要是《天龙八部》里的萧峰长得金发碧眼、青面獠牙,恐怕他早就成了江湖上臭名昭著的恶人,哪有后来的什么行侠仗义,保家卫国呢?

编辑于 2018-11-12 07:29

赞同 8

1 条评论

阿开#38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壮猫咪attorney-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同盟军官僚:现在没有办法,要保护好同盟,只能杀了你。

杨威利:为什么为了你们就要牺牲我呢?

同盟军官僚: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战争,并且让你成为有史以来最崇高的人。

杨威利:我并不想成为最崇高的人呀!而且,如果要牺牲一个最崇高的人才能得救的话,你们不也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卑劣的人了吗?

——《银河英雄传说》大意

发布于 2018-11-09 01:24

赞同 38

4 条评论

阿开#39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刘公羊-子曰:先赞后评,君子也。

6 人赞同了该回答

从理论上讲,各有各的道理。

从实践上来看,他没有“应不应该被杀”这个说法。

这个人只能被杀,死的“理所应当,罪有应得”。

为什么?

因为他的存在使得其他一万个人的生命存在重大威胁,这个人能够活下来,建立在其他一万个人的死亡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人依靠剥削一万人的生命而存在。

这时候会有一个“一万分之一”的人站出来,提出一套斗争理论,将那一个人划到一万个人的对立面,激发一万个人的共同仇恨,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消灭这个人。

无辜?

那是剥削阶级的自我辩解,你活着我们就要死,所以我们要消灭你。

假如这个世界上之前有一万零一人,那么接下来这个世界上只会有一万人。

然后这一万个人里出现一批同情这个“一个人”的人,大家开始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少数人”。

这些少数人沉默着,因为这一万个人都在自称“历史的创造者”,少数人生怕这些“历史的创造者”让他们从历史上消失。

发布于 2022-04-20 11:15

赞同 6

阿开#40阿开 2023-09-15(N) 鏈接地址

科技方子春-西瓜啊,西瓜,你怎么长了个猪尾巴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假如挂一个傻逼可以丰富一万个人的黑名单,让这一万个人提前避雷,顺便哈哈大笑一番,换这傻逼本人精神崩溃,该不该挂他?

当然了我知道诸位正义之士的回答肯定是这样的:“傻逼之所以被人攻击是因为他说傻话,不是因为被挂。他说的傻话本来都是公开的,不是秘密和隐私,挂他一下又怎么了?”于是问题不成立,真是可喜可贺,各位可以继续正义下去了。

编辑于 2021-05-05 16:34

赞同 3

首頁     頂部     前頁  ·   4/5  ·  下頁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哲學]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