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百科
阿开 2017-04-10 15732 0 0 0 0

惊世骗局:石油原来可再生 

2017-04-10 20:24

买车难,养车更难是所有汽车购买者的共识,花费几年的时间购买一辆燃油车,然后看着不断增长的油价发愁是上班族的日常。为什么油价这么贵?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原因,但其中一个共通的原因毫无疑问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事实真相,真是如此吗?

石油的形成机理

作为一名新能源车业内人士,我们也必须对石油机理也有所了解。石油,是现代工业必不可缺的能源要素之一,但它的来源(成油机理)却从未明确过。在石油业界奉行的主流思想是‘不论什么理论,挖出油的才是好理论’。正是这种思想的指导,让最流行的生物变油理论成为石油理论的主流。

这种说法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属于生物沉积变油,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由于其形成原因,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以上是目前的主流看法。然而这种说法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目前公认石油的形成条件与天然气仅有温度的差别(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那么反推回去,天然气现在已经被发现了五种以上的无机物生成机制,何以石油在相同的环境下不会被生成?这不科学!

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形成?作为重要的能源,石油的成因居然如此模糊?难道这其中的原理超出了人类的科技水平?其实不然,只是石油的成因牵涉了太多的利益在其中,所以其原理无法公诸于众。

生物变油理论的来源

生物变油理论的来源十分可笑,1956年,哈伯特在美国石油学会年会上,发表了《石油峰值》的论文,他宣称,石油是化石燃料,是5亿年前埋在地下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所以,石油储量有限。有峰值自然就有低谷,美国石油将在1976年达到峰值,世界石油即将衰竭。

巧合的是,1974年刚好爆发了全球能源危机,为了维持他的权威性,哈伯特又一次在《国家地理》杂志上预测,他说:枯竭危机的推迟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现有技术条件下,全球石油产量在1995年将达到峰值。这一次,他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认可,美国国家科学院认可了他的推论,从而将“石油峰值”论彻底捧上了神坛。

直到哈伯特去世前的一次访谈中,他才承认所谓石油峰值论和石油枯竭论完全是石油巨头授意下的谎言和骗局,并称他用来估算美国石油储量的方法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只是他个人修改的高斯曲线而已。

俄罗斯的无机变油理论

这三十年里,就没人质疑石油峰值论吗?当然不是,哈伯特不可能一手遮天。

1980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地质学家迈克尔·霍尔布蒂对哈伯特的理论提出质疑,并认为石油开采量会不断增加。

但石油巨头们对此充耳不闻,石油峰值论是他们精心打造的尚方宝剑,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他们把“生物变油”写入地质教科书,异口同声地认定石油是“化石燃料”,由于其形成原因,资源必然有限。并且通过对媒体的操作,让这种观点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主流认知。

然而美国的情报操作无法影响到苏联科学界,作为美国的死敌,苏联需要大量的石油,但又不可能从美国控制下学走石油勘测理论,因此他们自己从零开始摸索了一套新的石油勘测理论。

由于没有被哈伯特误导,这套前苏联的油田勘测理论独树一帜,是基于无机物生成石油,即“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的理论而进行勘测的。

这种理论是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这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并最终形成石油。

前苏联人用一个假设讽刺西方石油化石学说:以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沙特的加瓦尔油田为例,按照石油化石学说,要生成该油田已产出的石油,需要一个长、宽、高各30公里的立体空间,在里面填满恐龙肉,而且还要100%转化为石油。这简直是荒诞至极。

这张理论是否比石油变油论更加正确?我们不得而知,但石油峰值论毫无疑问已经被打破。时至今日,苏联已不复存在,但是独联体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仍在继续增长,他们并没有去争夺中东的石油,而且依然继续向欧亚诸国输出石油和天然气,输出的数量也越来越大。

在我国也有这样的例子,曾经就任中石油物探局副总工程师的裘慰庭博士表示:曾有在1958年发现并开采至枯竭的小型油田,二十年以后储量恢复至发现时的峰值的案例。

石油利益链需要谎言

1975年、1980年、1998年,伴随着一次能源危机和两次全球型油田的被发现,石油枯竭论曾经三次遭到挑战,石油峰值也从1975一拖再拖,到现在仍未出现峰值后的下滑。

根据美国2003年的一项研究,有不少枯竭的油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弃置以后,仍然可以生产石油。然而这项研究很快就被打入冷宫。因为这将严重影响石油集团的利益。石油峰值论是石油利益链抛出的武器之一,只要这个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不消失,‘石油的谎言’就永远不会消失。

纵横观点:石油并不是不可再生的,但这一真相很难被揭穿。对石油利益集团来说,只要能确保收益,他们就能不断地抛出新的‘石油枯竭日期’,为此,他们可以牺牲一切。我们无法阻止他们的行为,但我们可以拥抱新能源,用自己的行动,远离油价的困扰。

海洋石油开采过程演示


Tag: 石油 真相
歡迎評論
未登錄,
請先 [ 註冊 ] or [ 登錄 ]
(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
返回首頁     ·   返回[日常百科]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