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吃过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吗,中国有多少人在食用?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用口感差的籼米杂交形成的,口感更差,现在很少人去食用,一般多用于动物饲料。以前老一辈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饱就能活下去,杂交水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1976年国家大范围推广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到1988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有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袁隆平的水稻,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选择口感更好的水稻进行食用。目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缩小到不超过8.542%,已经退出了主要稻米品种,所以书上和媒体说到袁老的品种一般我们是吃不到也买不到的。
现实的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属于品质极差的动物饲料级的粗粮,绝大多数国人根本没吃过杂交水稻,而粮食店也几乎没有出售杂交水稻的店,因为这个杂交水稻是南方本身口感就差的籼米杂交以后口感更差的类型,属于有数量没质量的典型代表。南方人有可能会吃过,但是北方人几乎没有吃过杂交水稻,因为北方常吃的是精米,南方的籼米北方人都吃不下口,更别说口感更差的杂交水稻,这种水稻即使是高级大厨师也很难处理好。
杂交水稻与北方颗粒饱满成型且一致的水稻差距特别明显,和南方比较差的籼米也有明显的口感差距,这就造成即使是农民工工地也是买籼米作为比较差和便宜的选择也不会考虑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大部分做了饲料和支援非洲。杂交水稻没人吃核心原因就是品质本身太差,即使是加工成其他食品比如米糕米饼,掺一点进去口感也会有可感受的下降。
杂交水稻本来是国外研究动物饲料的育种科技,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目的,而在后期的研究当中隆平高科属于支持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内种子企业,也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受到很多反对转基因农作物人士的反对。所以杂交水稻的成品,只有产量没有质量,国内种植面积非常少。农业部统计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全国种植面积低于3%
...
搞清楚了,是隆平高科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绝大部分的杂交水稻是谢华安和陈日胜培育出来的,你要想吃隆平高科的抗除草剂杂交水稻,没人拦着
杂交水稻是Henry Beachell发明的。三系育种完善杂交育种技术是新城长友发明的。野败植株的发现者是冯克珊和李必湖。第一个培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第一个成功的三系组合的是颜龙安,第一个恢复系是张先程。二系法是石明松发明的。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杂交水稻的品种是谢华安培育的。 海水稻(耐盐碱稻)是陈日胜培育出来的。
so,【杂交水稻之父】这个称号从何说起!
--错得离谱,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国内种植水稻几乎都是杂交改良品种,杂交技术普及后,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是袁老培育的
--你可以去吃那不到3%的杂交水稻啊!没人拦着!还有北方从来不种杂交水稻,粳米都是常规稻,而且亩产量最高的都是粳米
...
美国农学家琼斯于1926年首先提出了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的理论。
二战后美国、日本、苏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都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基于雄性不育来实现水稻杂交技术路线,著名的有希尔斯(Sears,E.R.,1943~1947)的三型学说、爱德华生(Edwardson,J.R.,1956)的二型学说以及日本科学家新城长友的“三系法”育种方案。
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学术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
1927年丁颖教授用栽培稻竹占与野生稻杂交育成中山1号水稻,此后,丁颖教授又采用印度野生稻与广东地方品种“银粘”杂交,育成一个特大穗型的品种,单穗稻粒达1300多粒,取名“千粒穗”(广义上的杂交水稻)。
日本学者则在1917年就发现了野生不育系,1959年日本东北大学把中国野生稻的细胞质导入到日本栽培稻中,发现了花粉不育现象.之后,以日本的九洲大学为中心,又开展了把一个叫做"辛索拉·包罗Ⅱ"的印度籼稻品种的细胞质导入到粳稻的试验研究,这个印度稻的细胞质能使粳稻发生雄性不育,日本琉球大学新城长友于1960年以印度籼稻Chinsurah BoroⅡ为母本,与我国台湾省粳稻品种台中65杂交,再以台中65作父本连续回交育成包台型不育系(BT型)并于1966 年三系配套成功。
(1972年我国引入包台型不育系,先后转育成黎明A、丰锦A、滇一型、滇三型等粳型不育系)。
日本 农业技术研究所学者渡边用缅甸籼稻里德稻与日本粳稻藤板 5号杂交,1958年育成具有里德稻细胞质的藤板 5号不育系,1972 年 ,国 际 水 稻 研 究所 Vimani博士育成具有台湾本地 1号细胞质的 Pankhari 203不育系,。黄耀祥1959年育成新中国首个通过人工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的早籼矮秆常规稻广场矮,在水稻育种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1959年杨守仁首次提出籼粳稻杂交育种刊登在农业学报上。
1964 年裴新澍第一个提出“相对遗传力理论”的两个基本公式,概述了杂交亲本与子代的遗传关系,在国内外引起普遍重视。
1966 年,袁隆平撰写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1970年冯克珊李必湖在海南发现雄性不育系野败,1971年朱英国在海南发现雄性不育系红莲。
1972年,张先程最先选育成功野败籼型的恢复系 IR24。
颜龙安1972年带领课题组最早育出野败籼型不育系“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74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59%。
1973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势组合“汕优2号”,实现三系配套。
袁隆平1974年培育成功自己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91年版的《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书列出了23个杂交水稻组合。
在1980年之前,也就是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里,只有“南优2号”为袁隆平的成果。此书由中国农科院与湖南农科院主编,主要撰稿人第一位即是袁隆平。
1981年,来自福建三明农科所的谢华安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汕优63”,这个初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10万元的项目,却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横扫中国大地,最高峰时期曾经占据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的45%,累积种植面积占杂交水稻主要品种的21%(2006年数据)。
作者:ITruth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8920915/answer/1967464129
....
神化外衣下,真实的袁隆平做过哪些贡献?
昨天看了央媒采访袁隆平先生的报道,有了一些感慨,发到网上之后引发了一些争议。索性咱们就正面的把这件事捋一下,毕竟我个人觉得部分媒体的报道确实有些过分,对于公众的认知其实有很大的误导。虽然我个人也比较敬重袁老先生,但越是敬重越不希望把他过于神化。
要知道纸毕竟包不住火,当公众越来越了解这个领域的真实情况,今日的吹捧很可能成为有心人攻击我们的手段。所以,还原一个真实的袁隆平,是有必要的。因为我知道,即便剥去神化的外衣,他的贡献也远超全国绝大部分人,这是不容抹杀的功绩。
1、袁隆平是不是杂交水稻之父?
如果提及袁老先生,大部分人对他的印象想必是“杂交水稻之父”,很多媒体也在宣传他首创了水稻的三系杂交法。这种观点甚至出现在一些国字头官媒,袁老先生也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
但是,水稻的三系杂交法真得是袁隆平首创么?虽然我也很希望是他首创,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按照文献检索,袁老先生首次确切提出关于水稻三系杂交的理论是在1966年2月28日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而1966年在水稻育种领域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在1958年,日本学者已经培育出了水稻的三系杂交法最核心的不育系,到了1966年已经开始三系杂交法的配套工作,1968年配套完成。而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期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的杂交水稻有十来个品种。至于理论工作更是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便已成型,相较袁老先生文章的发表,至少早了近20年。
同时,袁隆平先生三系杂交法中的不育系来自于当年他的助手李必湖先生在海南省南红农场发现的“野败”不育株,具体发现时间应该是1970年。而且从野败不育株培育出不育系,要更晚一些,因为70年的时候虽然发现了,但是没有培育成功。
直到1972年颜龙安先生(现院士)把“野败”培育成了“二九矮1号”不育系,袁隆平先生三系杂交水稻的育种工作终于完成了三分之二。至于最后三分之一,由张先程先生(已故)在1973年培育出来的强恢复系 IR24 补全。至此,袁隆平先生的三系杂交水稻才算是配套完成。所以说,在时间点上,袁隆平先生的三系杂交水稻建立远远落后于国际进度。
这里还需要提一个人,时任南红农场技术员的冯克珊先生,其实他也是当年“野败”的发现人,甚至可能是第一发现人,但后来关于他的报道寥寥无几。当然,他和颜龙安、张先程两位大佬并不一样,当年野败系杂交稻有几十个课题组一起做,袁老先生是发起者,颜老先生和张老先生等人属于合作,冯老先生的级数相对较低而且还不是嫡系,少有提及虽然不妥,但也没办法。
所以说,如果我们讲袁隆平老先生是“杂交水稻之父”,其实并不准确。那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名头,袁老先生是否更加合适呢?其实也有不妥。因为在袁老先生提出水稻的袁氏不育系概念的前一年,云南农大的李诤友先生已经找到了天然杂交不育株。且在李必湖先生发现“野败”的前一年,也就是1969年完成了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工作。
其实,如果我们不局限于三系及其衍生的杂交法,单论杂交水稻,我国最早育成杂交水稻的应该是首任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在宣传袁老先生是杂交水稻之父以前,丁老先生曾经小范围内享有这个荣誉,他育成的“千粒穗”系水稻,在当年世界上也算小有轰动。
所以说,当年国际国内的杂交水稻培育工作其实非常广泛,袁老先生并不算先驱,但他发起的野败三系杂交水稻培育工作,是不容置疑的贡献。
那么,肯定有人要问了,既然别的国家在我国之前就已经有了杂交水稻,他们是不是种了呢?其实很多国家都有种植杂交水稻,但早年间都没有我国推广力度大,除了部分国家对于杂交水稻需求并不紧迫之外,当年大部分杂交水稻品种在稳产等方面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当然,我国是例外,可惜例外的并非袁老先生一系,而是另有其人。
2、没有袁隆平,我们会不会挨饿?
每次一讲关于袁老先生的东西,都会有网友说是袁老先生把人喂太饱了。但是,袁老先生及其团队研发的三系杂交水稻,真的在我国粮食领域举足轻重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种质资源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粮食产量跳跃式提升还依赖化肥和农药,其中化肥是重中之重。
如果单以杂交水稻排名,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面积(并非当年种植面积)的前十名分别是:汕优63、汕优64、威优64、冈优22、汕优2号、汕优6号、Ⅱ优838、威优6号、D优63、汕优10号。在这十个品种之中,威优64和袁老先生有直接关系(这个品种其实还有故事,有机会再讲),威优6号和袁老先生有间接关系,83年以来累计推广面积分别为17796万亩和9701万亩。而第一位的汕优63推广面积为93963万亩,仅此一项便远超袁系杂交水稻。
况且,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在我国种植面积实际上是各占半壁江山,进一步讲水稻作为主粮又只占粮食总产量的一部分。我们以2017年为例,稻谷产量是21267.59万吨,而总粮食产量是66160.72万吨。
大家折算一下,袁系杂交水稻能占总粮食产量的多大百分比?退一步讲,如果没有袁老先生,我们现在真的吃不上饭吗?
回头咱们再说说为什么袁系杂交稻推广比较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刚才也说了,早年间袁老先生的杂交水稻并不能做到稳产,特别是大力推广过的两优0293。它对稻瘟病高敏感,有多敏感呢?曾经造成涵盖6个市的减产、绝收。
注意一点,这里减产、绝收的问题要把袁老先生摘一些出来,虽然育种的是袁老先生,但真正把两优0293推广到地方的是他儿子。在减产绝收的问题上,袁老先生固然有责任,但不是全责。而且,袁系杂交稻的减产绝收问题并非个例,这是早期杂交水稻的普遍问题。
来源: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40686
+++
不是,我们吃的主要是常规稻为主,杂交水稻里属于袁隆平培育的夜只是很小一部分,2014—2018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前十名都是常规稻,顺序为龙粳31、中嘉早17、宁粳4号,黄华占,绥粳14,绥粳18,南粳9108,龙粳39,龙粳43,湘早籼45号,连粳11号。杂交水稻是Henry Beachell发明的。三系育种完善杂交育种技术是新城长友发明的。野败植株的发现者是冯克珊和李必湖。中国第一个培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一个成功的三系杂交水稻的是颜龙安,第一个恢复系是张先程。二系法是石明松发明的。中国种植面积最大杂交水稻的品种是谢华安培育的。海水稻(耐盐碱稻)是陈日胜培育出来的。
作者:qwefw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95561/answer/1530706648
....
袁老对杂交稻的实践及量产的贡献很大,值得吹,但大家把方向找对啊,把别的科学家的成就硬安到袁老头上,无异于高级黑,将来随着情绪淡化、事实逐渐披露,到时候袁老可能又要承受更多无妄的辱骂。海水稻是陈日胜搞出来的,这都算是常识了,还有人在硬吹袁隆平的海水稻,更不要提那些不知名的科学家了。只能说理性发言吧。
--知乎用户sEsPCy
所以袁隆平的个人成就究竟是什么?
--我家常吃肉
海稻86陈日胜,搜一下就清楚这稻子来历了
--我是正经人
哈哈,陈日胜看到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
事实上,现在吃杂交水稻的人很少了,而且世界上吃大米的国家都没有袁隆平,中国古代也没有袁隆平,你懂我说的意思吗。
Tag: 中国谎言 杂交水稻 袁隆平 中国造神